莫斯科盛产啥花草木种植,莫斯科盛产啥花草木种植呢 2025-02-14 21:26:13 0 0 中国典型的脆弱性生态系统有哪些? 喀斯特与黄土、沙漠、高寒并列为我国的四大生态环境脆弱区。 喀斯特(KARST)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碳酸盐岩、石膏、岩盐等)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以及由这些作用所产生的现象的总称。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地貌,称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 “喀斯特”(Karst)原是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上的石灰岩高原的地名,意思是岩石裸露的地方。那里有发育典型的岩溶地貌。“喀斯特”一词即为岩溶地貌的代称。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研究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尤以明徐宏祖(1586~1641)所著的《徐霞客游记》中的记述最为详尽。 由于喀斯特环境本身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使得喀斯特环境日益恶化,而石漠化景观是其最直接的标志。 在欧洲和北美,其北界大致与更新世大陆冰川的南界相连,分布在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中欧和东欧各国、苏联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地;在亚洲和南美则与沙漠和戈壁相邻,主要分布在中国、伊朗、苏联的中亚地区、阿根廷;在北非和南半球的新西兰、澳大利亚,黄土呈零星分布。 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厚度最大的国家,其范围北起阴山山麓,东北至松辽平原和大、小兴安岭山前,西北至天山、昆仑山山麓,南达长江中、下游流域,面积约63万平方公里。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集中,占中国黄土面积的72.4%,一般厚50~200米(甘肃兰州九洲台黄土堆积厚度达到336米),发育了世界上最典型的黄土地貌。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盖、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气干燥的荒芜地区。沙漠亦作“ 沙幕 ”,干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区。沙漠地域大多是沙滩或沙丘,沙下岩石也经常出现。有些沙漠是盐滩,完全没有草木。 沙漠一般是风成地貌。沙漠里有时会有可贵的矿床,近代也发现了很多石油储藏。沙漠少有居民,资源开发也比较容易。沙漠气候干燥,它也是考古学家的乐居,可以找到很多人类的文物和更早的化石。 狭义的沙漠地貌即风积地貌;广义的沙漠地貌除各种风成地貌还包括:沙漠中的干河床、干湖盆、边缘的干燥剥蚀山地等。 狭义的高寒山区是指海拔高、常年低温、土壤下有冻土层常年不化的山区,中国高寒山区较多的地域有黑龙江省北部、青藏高原、甘肃、山西、内蒙古及云南部分地区。广义的高寒山区是泛指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降雨较少、只能适应生长较耐寒农作物的山区。 高寒山区的特点,一是气候比较冷凉,作物生育期间有效积温低。在第五积温带≥10℃活动积温只有1900~2100℃,第六积温带则在1900℃以下,不少地方甚至只有1700~1800℃。二是生育期短,霜来的早。 一般气候好的地方无霜期仅110-120天左右,比较差的地方只有80~90天。三是小气候明显,同一个村屯不仅山上山下气候大不一样,而且就同一地块而言,南坡北坡气温亦有很大差别。四是低温早霜危害比较频繁,一般3~4年就有1次低温早霜。对这些特点应有充分的认识,在农业生产中要趋利弊害。 总体来说,高寒山区,昼夜温差大,平均温度低,无霜期短,紫外线强度高,污染较少,部分高寒山区较干旱。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