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科植物百科知识_松科植物百科知识大全 2025-02-26 01:02:54 0 0 松科植物特征? 松科为常绿或落叶乔木,稀为灌木状,枝仅有长枝,或兼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短枝,短枝通常明显,稀极度退化而不明显。 叶条形或针形,基部不下延生长,条形叶扁平,稀呈四棱形,在长枝上螺旋状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状;针形叶2-5针成一束,着生于极度退化的短枝顶端,基部包有叶鞘。 花单性,雌雄同株,雄球花腋生或单生枝顶,或多数集生于短枝顶端,具多数螺旋状着生的雄蕊,每雄蕊具、2花药,花粉有气囊或无气囊,或具退化气囊;雌球花由多数螺旋状着生的珠鳞与苞鳞所组成,花期时珠鳞小于苞鳞,稀珠鳞较苞鳞为大。 松科,有哪些品种的植物? 冷杉属: 杉松、日本冷杉、巴山冷杉(太白冷杉) 云杉属: 红皮云杉(红皮臭、高丽云杉)、白杄(白儿松)、云杉(粗皮云杉)青杄(细叶云杉) 落叶松属: 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 金钱松属: 金钱松 雪松(喜玛拉雅松) 松属: 日本五针松(日本五须松)、华山松(青松、五须松)、白皮松(白骨松)油松(东北黑松)、黑松(日本黑松、白芽松)、樟子松(海拉尔松)、马尾松 松科植物的生活史特征。 松树可以生长在各种不同的土壤上。因针叶灰分含量低,能忍耐贫瘠土壤,但以种在疏松肥沃土壤上的生产力高。湿润地区的松树大多适宜酸性土壤。松树根系有菌根菌共生。主要为外生菌根的菌丝体形成鞘,包围着短的侧根,有利于根系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因而诱发菌根发育对有些松树造林的成败至关重要。 大多数松树是喜光树种,耐阴性弱。其外形表现是树冠稀疏,自然整枝高;生理上表现为补偿点低;在成林特性上多为先锋树种。 松树具有旱生结构:叶狭窄,角质层发达,表面积与容积之比小,气孔下陷,厚壁组织充分发育。在生理上,它们和中生的阔叶树种相比,更能忍耐缺水而不受伤害。在生态上,松树是旱生植物。在不同气候区分布的各种松树多半都能生长在多石的、土层浅薄的干旱生境。过多的土壤水分对松树生长不利。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