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成长的百科知识_植物成长的百科知识有哪些 2025-02-28 16:26:50 0 0 植物生长的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幼苗期 植物从播种之后最先经历的就是破土而出的幼苗期,在这个阶段植物的根浅苗小非常脆弱,所以在养护的时候花友们更是要给予它特别的关照才会生长得更好。 一般来说处于幼苗期的植物除了要保持土壤湿润之外,还需要保证温度适宜,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不过花友们一定要控制好施肥量,要比正常生长期少一些,以稀薄的肥液为主。 第二阶段:缓苗期 缓苗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生长阶段,一般来说我们在家里从小养到大的植物是不存在缓苗期的,只有从花市直接买回来的植物或者是移栽的植物才会有,在这个阶段的植物因为刚换了生长环境,所以也要经过特殊的照顾才能慢慢适应生长得更好。 处于缓苗期的植物一般来讲在养护过程中就先不用考虑它的生长习性了,放在家里通风良好且散射光充足的地方就可以了,暂时不要给它们晒太阳,等一周左右慢慢适应了在根据自身的生长环境进行养护就可以了。 第三阶段:生长旺盛期 植物到了这个阶段就会快速生长,当然也更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所以我们在养护植物的时候也可以根据它的生长习性适当的增加浇水量和施肥量,但是也要注意不要让盆土积水,施肥也要少量多次、薄肥勤施。 像是观叶类的植物我们在施肥的时候要以氮元素为主,这样可以让它的根系更加健壮,叶片更加油绿;像是观花观果类植物就要施加一些以磷钾元素为主的肥料了,这样才能促进它分化出更多更好的花芽,帮助它增加开花量。 第四阶段:开花期 植物在经历了旺盛的生长阶段就会进入开花期,只不过不同植物的花期长短也不同,对于一些季节性开花、花期相对较短的植物我们在它进入开花期的时候就要停止施肥了,不然容易造成肥害现象。不过像一些常年开花不断、花期比较长的植物,我们在它的开花期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它补充一些适量的磷钾肥。 第五阶段:休眠期 植物在开花期结束之后就会进入休眠期了,这个时候的植物基本上就已经停止生长了,甚至还有些植物在休眠期会掉叶、落叶,甚至是全部枯萎,所以对水分和养分的要求也就基本上没有了。 对于休眠期的植物我们就需要停止一切形式的施肥了,浇水量也要减少,一般来说等到盆土完全干燥之后选择一个比较温暖的天气浇一次与养护环境温度相近的透水。 因为休眠期一般都是在冬季,所以我们平时可以把它放在光照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养护,还有一些植物的休眠期在夏季,那就要避免被太阳直射放在通风阴凉处,偶尔接受一些散射光照就可以了。 这就是植物生长必经的5大阶段,每一种的养护方法都不一样,花友们一定要注意在不同的阶段要变换不同的养护方法,才能让植物生长得更好! 植物百科全书生长变化及特点?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它在各种物质代谢的基础上,表现为种子发芽、生根、长叶、植物体长大成熟、开花、结果,最后衰老、死亡。 通常认为,生长是植物体积的增大,它主要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而发育则是在整个生活史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它的表现就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differentiation)。 高等植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由种子萌发到形成幼苗,在其生活史的各个阶段总在不断地形成新的器官,是一个开放系统;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光、温度等条件调控着植物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发育;在一定外界条件刺激下,植物细胞表现高度的全能性;固着在土壤中的植物必须对复杂的环境变化做出多种反应。 植物的一生始于受精卵的形成,受精卵形成就意味着新一代生命的开始。 植物生长的顺序是什么会经历哪些阶段? 植物的生长顺序如下: 1、种子下土后,最先生长是植物的根部。 2、植物的根部能吸收水分时,就开始长植物的茎和叶。 3、待植物的茎和叶子长成以后,叶子的功能就逐步健全了,它是整个植物的呼吸系统、养分转化系统。并且其具备蒸腾作用。叶子通过阳光照射后产生叶绿素与从根部通过茎部输送上来的水分产生淀粉来,再根据其具备的蒸腾作用给整个植物提供必须的营养物质。 4、然后植物再根据植物叶转化系统提供的营养物质促进植物的根系发展、茎及叶子的发展。根部负责吸收土地中的水分,由植物的茎负责输送水分,再通过叶子的呼吸系统、养分转化系统和蒸腾作用,将植物的养分传输到整个植物,供其发展。这样周而复始,良性循环,使得植物逐渐成长。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植物生长周期? 一年中植物显著可见的生长期间,称为生长期,也称为生季。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以上的温度可继续生长的时期就称为生长期。通常,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 在干旱地区,水分条件往往决定着生长期的长短。进行正常生活周期所必需的生长期,每因植物种类而异。生长期的长短多决定着植物(尤其是树木)分布的北限。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生长期 外文名 growing period 温度界限 日平均气温5℃作为界限 概念 生长期通常是指农作物可生长的日数。农业气候上以日平均温度大于6℃的持续日数为生长期日数,稳定通过该平均温度的初、终日为生长期起止日期。我国温州、浦城、吉安、桂林、兴仁一线以南及四川盆地的达县、雅安以南全年均为生长期;东北北部地区5月初至10月初为生长期,长仅5个月。 特征 生长期亦称植物生长期。某一地区一年中植物在室外生长的时期。生长期因纬度、海拔高度和植物种类而异。纬度愈高,生长期愈短;海拔愈高,气温愈低,生长期越短。在同一地区。不同植物的生长期很不一致。一个地区生长期的长短与引种、树种选择、营林技术制定密切相关。掌握每一树种生长期。有利于造林育苗工作的统筹安排。 自然界植物的生长期是指各种植物中最早开始萌动生长至最晚停止生长的整个持续日数,这种现象和一定的气候条件相联系,又称气候生长期;作物生长期是指作物播种或返青生长至成熟或停止生长持续日数。 作物生长期因作物种类、品种而异,不同光、热、水等条件及其组合,不良气象条件以及不同农业技术措施等,也会引起生长期的变动。如短日照作物水稻的同一粳稻品种,在同一地点作单季稻栽培比作双季稻栽培生长期长。同一冬小麦品种在越冬期长短不同的地点栽培,其生长期也有较大差异;在低温季节比高温季节栽培生长期长;水分过多、施肥过晚能延缓营养生长期和灌浆成熟期,并在后期易出现贪青晚熟。 生长期依农事活动、农业种类的不同需求采用日平均气温≥0℃、5℃或10℃期间的日数表示,也可用无霜期表示。中国气候生长期有明显的地带性分布特点。就≥0℃的部分作物长期而言,北部的寒温带<180日,中温带180~240日,暖温带240~300日,北亚热带300~330日,中亚热带330~365日,南亚热带及以南地区全年都是生长期,高寒地区温度低,生长期短。在干旱半干旱、季风强烈、雨旱季分明的地区出现水分生长期;在干旱严重的地区旱季植物不能生长,只有雨季生长期。 对比分析地区间气候生长期和不同作物或不同作物品种组合所需生长期资料,可以选取适当的作物、品种搭配和某种种植制度。 统计指标 界限温度影响 生长期与温度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一定以上的温度可继续生长的期间就成为生长期。因植物种类而异。生长期的长短与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密切关系。生长期越短,植物可生育的纬度和海拔高度也越高。在赤道和热带地区生长期一般为一年,而在高纬度地区如冻原,生长期可能只有两个月或不足两个月。 ①3℃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3℃时,冬小麦、韭菜等农作物开始返青,春小麦开始播种。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以下时,大部分作物停止生长,大秋作物开始变黄。因此,日平均气温在3℃以上的持续时期可称为喜凉作物的生长期。 ②5℃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早春作物开始播种,多数作物和果树开始恢复生长。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5℃以下时,作物生长缓慢。因此,日平均气温在5℃以上的持续时期称为植物的生长期。 ③10℃界限温度。春季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是各种喜温作物开始播种和生长的临界温度,秋季日平均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喜温作物生长速度变缓。因此,日平均气温大于10℃的持续期称为喜温作物的生长期或作物活跃生长期,大于10℃积温可用来评价热量资源对喜温作物的满足程度。 ④15℃界限温度。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5℃的初日是喜温作物开始积极生长的日期,大部分农作物进入旺盛生长期。秋季日平均气温低于15℃时,对贪青作物灌浆和成熟都不利。故日平均气温大于15℃的持续时期称为喜温作物的活跃生长期。 植物的生长名称and及其的生长地点? 我来帮忙。 水生植物:泽泻、莲花。陆生植物:椰子、松树。草本植物:千日红、石竹。木本植物:樱花、杨树。常绿:女贞、樟树。落叶:黄栌、七叶树。开花植物:紫玉兰、迎春。不开花:发财树、梧桐。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