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藓植物百科知识_葫芦藓植物图片 2025-03-02 16:55:26 0 0 葫芦藓的生活史,与人生活的关系? 葫芦藓属于藓纲,葫芦藓科,植物体矮小,高可达3 cm,稀疏或密集丛生,鲜绿色。 “叶”多集生于茎的中上部而呈莲座状,中肋达于叶先端。 叶片的上部细胞菱形,基部细胞方形或长方形。 雌雄同株,雄器苞顶生,花蕾状。 雌器苞生于雄器苞下的短侧枝上,在雄枝萎缩后即转成主枝形。 蒴柄长4~5 cm,红褐色,先端弧形弯曲,干燥时扭转。 蒴齿两层,外齿层有齿片十六枚,因干湿不同而产生运动,借此散放孢子。 蒴盖微凸。 蒴帽兜形,有长喙。 生长在含有机质丰富的湿地,常见于庭园、田圃及山林焚烧后的烬土上,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 葫芦藓和墙藓的区别? 答:葫芦藓是苔藓类植物,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无根,有茎、叶。生活在阴湿的墙脚林下或树干上。植物体矮小,只有1~3厘米,有茎和叶的分化,叶又小又薄,无叶脉,呈卵形或舌形,雌雄同株。 墙藓,丛藓科,墙藓属,生长于海拔1200米左右林下土壤上或岩石上。 墙藓苔藓植物具有柔软矮小的茎和叶,不开花,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孢子体最主要部分是孢蒴,孢蒴内的孢原组织细胞经多次分裂再经减数分裂,形成孢子(n),孢子散出,在适宜的环境中萌发成新的配子体。 收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