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种植什么花草好_元谋种植什么花草好看

元谋人的具体长相?

额头眉弓高,下颌前突。

元谋人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于同一成年人个体。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被命名为 “元谋直立人”(Homo erectus yuanmouensis),俗称“元谋人”。

中国最早的古猿人是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的元煤人,距今约170万年,不过最近的进一步研究表明,元谋人的历史要远远晚于此。由于迄今只发现了极少部分的遗骸,所以我们对元谋人的了解也只知道他们能够直立行走、会制造使用简单的石质工具,并且群居生活。

扩展资料:

牙齿化石

元谋人的化石包括两枚上内侧门齿,一左一右,属同一成年人个体。其石化程度深,颜色灰白,有裂纹几处。

对元谋人牙齿化石的研究发现,其齿冠保存完整,齿根末梢残缺,表面有碎小裂纹,裂纹中填有褐色粘土。这两枚牙齿很粗壮,呈铲形,切缘部分较为扩张,唇面比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复杂,具有明显的原始性质。

元谋人门齿的特点有:齿冠基部肿厚,末端扩展,略呈三角形。舌面底结节凸起,有发达的铲形齿窝。齿冠舌面中部的凹面粗糙,中央的指状突很长,指状突集中排列在靠近外侧的半面。

元谋人左侧门齿长11.4毫米,宽8.1毫米,高11.2毫米。右侧门齿长11.5毫米,宽8.6毫米,高11.1毫米。其切割缘在生前有磨耗。

生活环境

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38.8%)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

如果然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

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凉爽。

元谋人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他在我国人类发展的历史有怎样的地位?

一: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元谋人牙齿化石是1965年五一节在云南元谋县上那蚌村发现的,元谋县被誉为“元谋人的故乡”,1976年根据古地磁学方法测定,生活年代约为一百七十万年前左右,差距最多不超过前后十万年;

元谋种植什么花草好_元谋种植什么花草好看

为了生活下去,元谋人便使用粗陋的石器捕猎它们。根据出土的两枚牙齿、石器、炭屑,以及其后在同一地点的同一层位中,发掘出少量石制品、大量的炭屑和哺乳动物化石,证明他们是能制造工具和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二:元谋人的生活环境是通过共存的动植物化石来推测的。一般将元谋人地层第三、第四段的动物化石称之为元谋动物群,认为是与元谋人共生的动物;

与元谋人共生的哺乳动物化石,有泥河湾剑齿虎、桑氏缟鬣狗、云南马、爪蹄兽、中国犀、山西轴鹿等29种。全部都为绝灭种,部分属于上新世和早更新世的残余物种,大多数为早更新世当地常见物种;

根据生活环境来考察,云南马等生活于草原,细麂、湖麂等生活于热带雨林,竹鼠、复齿鼠兔等动物生活于灌木丛之中,泥河湾剑齿虎等生活于森林之中;

根据植物孢子的分析,树木主要以松属植物为多,还有榆树等。草本植物则更多;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认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凉爽。

三:元谋盆地位于金沙江边的崇山峻岭之间,气候干燥炎热,是滇中地区著名的"热坝"。1965年5月初,地质工作者钱方、浦庆余一行,在元谋大那乌村盆地上那蚌村后第四纪更新世早期地层中,发掘出左、右中门齿各一枚,属青年男性,形态特征与北京人相似,时代比北京人更早。经地磁仪器科学手段侧定,这两颗牙齿化石为距今170万年的原始人类所有,属直立人种中的一个新亚种——直立人元谋新亚种。元谋人的发现,对于揭示人类演化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伴随元谋人牙齿出土的,还有17件石制品,经研究鉴别,属旧石器,其类型包括尖状器、刮削器和砍砸器。在同一地层中还发现了大量的炭屑和一些烧焦的骨头,并且在有炭屑的地方都伴有动物化石,属共生哺乳动物化石,有40余种,距今170万年,是中国乃至亚洲最早的原始人类化石。这就说明,元谋人不仅会使用自己制造的工具从事狞猎及采集活动,而且还学会用火,用火烤食他们所获取的猎物,开始摆脱了茹毛饮血的时代。

元谋人早于“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猿人,从而把中国发现的最早人类化石的年代推前了一百多万年。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