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花草种植技术(红花草什么时候种植(红花种植方法与时间)) 2024-08-29 21:05:44 0 0 一、这是什么植物种属概述【学名】Astragalus sinicus L.【英文名】Chinese milk vetch【别名】翘摇、红花草、草子等【分类】豆科(Leguminosae),黄芪属。现分布于亚洲中、西部,多作为稻田绿肥来种植。中国早在明、清时代就已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大面积种植,广泛分布于北纬24~35度地区。编辑本段豆科(Leguminosae)黄芪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称红花草、翘摇。重要的绿肥、饲料兼用作物。按生育期和成熟期可分早、中、晚3个类型。主根肥大,侧根发达。茎直立或匍匐,羽状复叶,总状花序近伞形,荚果细长而微弯。性喜温暖湿润条件。有一定耐寒能力,全生育期间要求足够的水分,土壤水分低于12%时开始死苗。对土壤要求不严,以pH5.5~7.5的砂质和粘质壤土较为适宜。耐盐性差,不宜在盐碱地上种植。异花传粉,杂交率较高。由于紫云英养分含量和饲料价值均较高,所以,中国南方用作稻田冬季绿肥栽种。编辑本段形态及品种二年生(越年生)紫云英草本植物,多在秋季套播于晚稻田中,作早稻的基肥,是我国稻田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紫云英的主要优良品种,早熟种有乐平、常德、闽紫1号等,中紫云英熟种有余江大叶、萍宁3号、闽紫6号等,晚熟品种有宁波大桥、浙紫5号等。紫云英除用作绿肥外,还能直接或青贮紫云英作饲料,营养价值颇高。紫云英主根较肥大,一般入土40~50厘米。侧根入土较浅,因此其抗旱力弱,耐湿性强。紫云英主根、侧根及地表的细根上都能着生根瘤,以侧根上居多数。茎呈圆柱形,中空,柔嫩多汁,有疏茸毛。栽培品种株高一般80~120厘米,野生的只有10~30厘米。叶多数为奇数羽状复叶,具7~13枚小叶。小叶全缘,倒卵形或椭圆形。花为伞形花序,一般腋生,少顶生,常有小花8~10多,族生在花梗上,排列成轮状。荚果两列,联合成三角形,稍弯,无毛,顶端有喙。每荚有种子4~10粒,种子肾状,种皮光滑,一般黄绿色。千粒重3~3.5克。编辑本段栽培管理紫云英紫云英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5℃~25℃,发芽时需要吸收较多水分和大量的氧气。幼苗时期根系的生长比地上部快,越冬期间,根系和地上部生长较缓慢,开春后地上部生长加速,但根系的生长仍较平稳,到现蕾期后,地上部生长速度陡然加快,在约半个月的时间内干重可增加月1.3倍,因此到初花期地上部的干物质重量就大大超过根系。在盛花期,根系和地上部的干物质之比约1∶4~6。紫云英的根瘤菌属紫云英根瘤菌族,它不是土壤常住微生物区系,在未种植过紫云英的地区一般需要接种根瘤菌。根瘤菌的活性在返青其很弱,返青后急剧上升,初花期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紫云英苗期株高增长缓慢,开春后随温度上升生长速度逐渐加快,在现蕾期以后迅速增加,始花到盛花期的生长速度最快,从现蕾到盛花期的株高增加的长度约占终花期的三分之二。紫云英的开花期一般为30~40天,主茎和基部第一对大分枝的花先开,以后按分枝出现的先后,依序开放。主茎及分枝均是由下向上各花序依此逐个开放。紫云英的自然杂交率很高,一般为60%以上。果荚从开花至变黑,一般约需20~30天。紫云英性喜温暖的气候,一般有明显的越冬期。幼苗期低于8℃生长缓慢;开春以后,日平均气温达到6℃~8℃以上时,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开花结荚的最适温度为13℃~20℃。紫云英在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良好,怕早又怕渍,生长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20%~25%,土壤以质地偏轻的壤土为主。播种时,首先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及排灌条件好的田块。种子在播种前一般需要进行一些处理,包括擦种、盐水选种、浸种、根瘤菌和磷肥拌种等。播种期由于气候及茬口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适当早播可提高鲜草及种子产量,但不能过早,秋播应在日平均气温下降至25℃以下时为宜,春播以日平均气温上升至5℃以上为好。播种量一般为每亩2.5~5公斤,产草量多随播种量的增加而提高,但过高则无效果,北方以4~5公斤为宜,南方以2~3公斤为好。水、肥条件较好的田地可撒播,旱地、地产田或播种量少时也可采用宽幅条播或密丛点播。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使水气协调,是保证紫云英全苗和丰产的重要环节。播种之前,稻底套播的,要先开好沟,并进行晒田。除围沟外,一般每隔10~15米左右开一条直沟,并于围沟相连。晒田以人立有脚印但不陷足为宜。翻耕播种的也应开沟作畦。翻耕播种或旱作田套播的,播种后要沟灌,让土壤吸足水分,以利发芽、扎根,没有灌水条件的,播后可把种子浅耙入土,并抢雨前或雨后播种。稻田套播的,需先灌入能保持两天的浅水层。播后2~3天,种子已萌动发芽,自此至幼苗扎根成苗期间,切忌田面积水,否则将导致浮根腐烂,但太干也会影响扎根。水稻收获前10天左右至开春前,要求土壤水分保持润而不湿,使水气协调,根系发育良好,幼苗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施用根瘤菌肥料是新扩种地区栽培紫云英成败的关键指标之一,也是老区提高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接种方法以拌种的效果较好,拌种时用米糊、泥浆等作粘着剂,使菌剂粘附在种子表面,可提高菌肥的增产效果。为使紫云英获得增产,一般应配合进行适当的施肥措施。首先应当基施磷肥。施用磷肥时应注意磷肥品种的选择,以免伤害种子。磷肥用量以每亩施用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20公斤为佳,特别缺磷的土壤则可增加至30公斤。钾肥能显著提高紫云英的鲜草产量,尤其是在南方稻底套播的地区。钾肥一般在割稻时或第一真叶出现时施用,用量一般为每亩5~10公斤硫酸钾。关于氮肥,在瘠薄土壤上幼苗期可少量施用氮肥,以促进根系生长和根瘤形成,在春后紫云英迅速生长时的2月中旬到3月上旬每亩施用3~5公斤的尿素能显著提高紫云英的产量。此外,在有条件的地区,施用有机肥作基肥对紫云英的幼苗生长、根瘤发育和全苗都有很好的作用,在红壤性水稻土的效果更为显著。编辑本段养护要点适时播种紫云英喜凉爽气候,可在晚造水稻齐穗期即收获前25天左右播种,每亩播种量1.5公斤,播种前稻田要露好田,防止积水,干旱田要灌一次跑马水。种子要经晒种、擦(碾)种、浸种处理。晒种,可促进种子内酶的活性,提高种子发芽率,一般晒半天即可;擦(碾)种,可擦(碾)去种子表面的蜡质层,使种子易于吸水,可用粗砂混种子,用手抓握使种子和砂互相磨擦,或用碾米机轻碾至种子表皮光滑为止;浸种,可加速种皮软化,促进种子萌发,使出苗快而齐,浸水12-24小时可捞起晾干后进行催芽,注意干旱田不要浸种,以防播种后缺水芽干枯。拌根瘤菌种子催芽后露白时拌根瘤菌,用冷稀饭汤混菌种后拌种,0.5公斤紫云英根瘤菌菌种可拌7.5公斤紫云英种子,播种5亩。适时施肥以施磷、钾肥为主,适当搭配氮肥。晚稻收割后亩施过磷酸钙10-15公斤,粪水1000公斤,促进早结根瘤,幼苗早发。“冬至”前后,亩施钾肥3-4公斤或草木灰50公斤,提高幼苗抗寒能力。“立春”后,亩施尿素3-5公斤,以加速春暖后枝叶猛发,提高鲜苗产量。加强田间管理晚稻收割后,及时开好环田沟、厢沟和十字排水沟,前期田间保持湿润,防止积水(特别是后期);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可用0.05%退菌特(或多菌灵)喷防;虫害有蚜虫、蓟马,可用乐果防治。粘虫每亩用90%敌百虫100克加米醋150毫升和糖精5克对水75公斤防治。留种田在盛花期注意防止蓟马为害,以提高结荚率。同时要避免牲畜为害。适时压青一般在盛花期离早造插秧前15-20天进行压青,压青时每亩施用石灰25-40公斤,促进紫云英腐烂腐熟,同时可以中和酸性。紫云英的主要病害有芽虫,蓟马,纶纹瘢病等编辑本段田间管理紫云英是重要的有机肥料资源,也是稻田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对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粮食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春季管理重点:开沟排水立春后及时清好沟,降低田间地下水位,促使紫云英根系良好生长。春季施肥春暖后紫云英茎叶生长快,需肥量大,要及时追施肥料。春肥施用时期在2月底或3月初,亩施尿素2.5~3公斤、氯化钾3~4公斤、灰肥100~200公斤。补施微肥。紫云英施用硼、钼等微量元素肥料有良好的效果,尤其是留种田效果更好。施用方法以叶面喷施的效果较好。喷施浓度:硼砂为0.1~0.15%溶液,钼酸铵为0.05%溶液,喷施时期为3月中下旬。编辑本段主要病害紫云英的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在生长期(特别是留种田)如发现白粉病,可用多菌灵或托布津1000倍喷雾,也可用0.4度石硫合剂喷雾;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潜叶蝇等,每667平方米可用吡虫淋10~20g,或90%敌百虫150g,加水30~50kg喷雾,也可用40%的乐果乳剂1000~1500倍液喷雾防治。编辑本段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紫云英作饲料,群众多用以喂猪,为优等饲料。牛、羊、马、兔等喜食,鸡及鹅少量采食。紫云英茎、叶柔嫩多汁,叶量丰富,富含营养物质,是上等的优质牧草。可青饲,也可调制干草、干草粉或青贮料。不同时期收获,影响干草的品质和化学成分的含量。据四川农学院、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及湖南省的测定资料,紫云英不同收获期及不同状况的化学成分及营养价值,紫云英维生素含量较高,每100克鲜草中含胡萝卜素6250国际单位,维生素C1386毫克。可以看出紫云英的营养价值是很高的。紫云英一般亩产鲜草1500~2500千克,高的达3500~4000千克或更多。在我国南方利用稻田种紫云英已有悠久历史,具有丰富的经验,利用上部三分之二作饲料喂猪,下部三分之一作绿肥,既养猪又肥田。根据原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用紫云英干草粉喂猪后,从猪粪中可以回收的成分:氮(N)为75.6%,磷(五氧化二磷)为86.2%,钾(氧化钾)为77.8%。种紫云英可为土壤提供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素,在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维持农田氮循环有着重要的意义。编辑本段应用一、农用价值用作绿肥和饲料,并可入药。采用紫云英喂猪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①鲜喂:以1斤精饲料配合6~7斤鲜紫云英为好。②青贮喂:青贮的优点是贮存时间长,贮存量大,成本低,且养分的损失也较少,口感也佳。紫云英的青贮料猪很爱吃,一般可掺用50%左右应当注意的是,牛、羊、马等反刍动物虽然可以紫云英作饲料,但不宜吃得过多,以免引起腹胀病。紫云英鲜草无论是水泥窖、土窖、聚乙烯袋以及罐、桶都可青贮,各地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聚乙烯袋因容易破损,一般贮存时间不宜超过3个月。紫云英鲜草收获后应先晒2~3天,使含水量降至70%左右,再切碎青贮,以免青贮期间因水分过多而造成养分损失。紫云英含蛋白质较高,但含碳水化合物较少,是属于较难青贮的青饲料。添加酒糟、米糠、禾本科牧草等含碳水化合物较多的饲料可有效解决干物质和粗蛋白损失问题。在青贮时间较长时,一般不要加盐为好。二、药用价值中药名:紫云英子【别名】苕子菜、沙蒺藜、红花草、翘摇【来源】豆科黄芪属植物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以根、全草和种子入药。夏秋采集,鲜用或晒干。【性味归经】微辛、微甘,平。该物种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草地上部分有毒,以新鲜茎、叶喂猪或在紫云英地中放牧耕牛均可引起中毒,中毒率在7尹。左右。猪、牛中毒症状以神经机能紊乱、肌肉松弛无力、四肢麻痹为主。猪生食中毒初起流涎、四肢颤抖、步态瞒跚、体温下降,继则瞳孔散大、兴奋不安、视物:漠糊;有的表现精神沉郁、呆立、爬行或拖行,严重者拒食、卧地不起。牛的症状与猪相似,另有无目的圈行运动、嘴顶地以协助支撑等。经对症治疗可于3—4天恢复正常,死亡甚少。另外,牲畜食入因真菌污染发生霉变的全草,可出现“翘摇病”,以出血性贫血为主症,常引起死亡。【功能主治】祛风明目,健脾益气,解毒止痛。根:用于肝炎,营养性浮肿,白带,月经不调。全草:用于急性结膜炎,神经痛,带状疱疹,疮疖痈肿,痔疮。【用法用量】鲜根2~3两,全草0.5~1两,种子2~3钱。外用适量,鲜草捣烂敷,或干草研粉调敷。【备注】(1)紫云英的种子在江苏、浙江、江西等省称草蒺藜入药;四川称沙蒺藜供药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编辑本段紫云英蜂蜜紫云英是我国主要蜜源植物之一,花期每群蜂可采蜜20~30kg,最高达50kg。紫云英蜂蜜是以蜜蜂从紫云英鲜花上采集花蜜并酿制而成的优质蜂蜜为原料,采用真空低温浓缩而成,保持了蜂蜜的营养和活性成分。100%纯天然,甘甜、营养丰富。主要特点: 1.澄清色浅,气味清香,滋味甜而不腻。 2.有益于改善气血双虚。 3.有益于改善厌食。 4.有益于改善精神不振、头昏心烦。 5.老少皆宜。紫云英蜜,其性甘平,有益于消化系统病变及食欲不佳者,能减轻胃部灼热感,消除恶心反胃,缓解胃肠黏膜炎症病变的剌激症状,帮助食物消化与促进溃疡的愈合,宜空腹服用。紫云英蜜又名红花草蜜或草子蜜,是我国南方春季主要蜜种。具有大自然清新宜人的草香味,甜而不腻,鲜洁清甜,色泽为浅琥珀色。本品除有一般蜂蜜的清热解毒的补中、润澡、之功效,还能祛风明目、消肿利尿,对风痰咳嗽、喉痛、火眼痔疮等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是虚火旺盛人士之保健佳品。总的说来,紫云英蜜主要功效是调节消化系统,润肠通肺,有良好的排毒作用。贮存方法:置于阴凉通风干燥处,如有结晶析出,纯属正常物理性状―葡萄糖结晶,绝不影响品质和服用效果。服用方法:温开水冲服,或拌到牛奶、豆浆中。不宜开水冲服,以免破坏天然营养成份和花香味。编辑本段花语紫云英(Milk Vetch)花语:幸福,没有爱的期待花占卜:你是一个理智、冷静的人,为人真挚,获得朋友的支持和信赖。但你缺乏一种成熟的魅力,你需要通过人际关系来增加你的号召力。在爱情上不易急进,幸福一定会伴着你。幸运花:香豌豆花、苦苏、玫瑰花箴言:幸福不是必然的,只要你懂得珍惜,幸福唾手可得。编辑本段紫云英中毒病因紫云英分无毒和有毒两种。有毒紫云英,各种家畜均可中毒,马较多见。一般本地牲畜对其有辨别能力,但在过于饥饿时,可能采食。如大量采食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少量采食,能形成慢性中毒。有毒紫云英全草均有毒,经晒干后,毒性并不丧失。症状急性中毒多突然发生,数天内死亡。慢性症发生缓慢,症状轻微,可能拖延数月或1年以上。中毒后,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步行不稳,后肢无力,有时伏卧地上,由于后肢麻痹而不能站立,终至死亡。有些病例在在中毒后,由于肌肉失去控制,盲目奔跑,最后常由于麻痹而倒地不起。牛中毒多出现狂暴不安症状;妊娠母牛往往发生流产。羊慢性中毒症状不明显,特征是牙齿渐渐变黑并且松动。防治方法清除牧地上的有毒紫云英,铲除时间最好是在种子尚未成熟的5--6月间。必须每年进行2--3次,连年进行。马匹中毒后,可内服亚砷酸钾溶液(每天1次,每次20毫升)。牛中毒最好皮下注射硝酸士弟年0.008--0.15,每天1次,连续使用3天。编辑本段食疗价值豆科草本植物紫云英的嫩叶。又称翘摇、米布袋、红花菜、红花草、荷花郎、螃蟹花。我国西南、中南、华东及陕西等地均有分布,并广泛栽培。春季采取,洗净鲜用。 [性能]味甘、辛,性平。能清热解毒,利尿,止血。 [参考]含胡芦巴碱、胆碱、腺嘌呤、脂肪、蛋白质、淀粉、多种维生素、组氨酸、精氨酸、丙二酸、刀豆氨酸等。 [用途]用于咽喉疼痛,风热咳嗽;热淋,小便不利;牙龈出血,痔疮出血。 [用法]煮汤,炒食。 [附方] 1,红花蕺菜汤:紫云英50g,蕺菜30g。加水煎汤服。本方有清肺热、解热毒的作用。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嗽。 2,紫云英汁:紫云英60g,切细,捣烂,绞取汁液。一日分3~5次,凉开水送服。源于《现代实用中药》。本品有清热止血作用。主要用于牙龈出血。编辑本段紫云英稻田免耕种植技术紫云英能培肥地力,改善土地耕作性能,改良土壤环境。增产效果也较明显,比没有种植紫云英田块亩增40-60公斤左右,还可以减少商品肥30%以上。如果把免耕技术与紫云英生产相结合,就能有效地节省人工,减少投入,降低成本,从而提高生产效益。一、紫云英生产与早造免耕的关系自开始推广水稻免耕技术以来,晚稻免耕技术容易操作,且效果显著,而早稻免耕技术则由于受田地条件和天气影响,推广相对较困难。一是早造耕地耕前因经冬季冻晒而坚硬、龟裂,田间杂草少,摧枯沤田后水分渗漏严重,耗水量大,土表软化速度慢,需要较长的时间。二是早造一般3-4月份雨水多,气温低,影响枯草发酵、土壤软化进度和喷药效果。要解决以上水稻早造免耕生产中的难题,就必须大力推广种植紫云英。因为紫云英摧枯后,即使雨天也腐烂迅速,土表软化质量好,缩短了处理时间;处理后,田间覆盖一层较厚的稀软腐殖质减轻了水分的渗漏,有土壤利用秧苗扎立,为免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紫云英的种植技术1、浸种催芽。用清水浸种12-24小时(浸种期间换水1-2次),捞起晾干。然后把晾干的种子堆放催芽,堆放过程中翻动1次。见种子露白出芽时,在室内进行拌接根瘤菌,把种子与根瘤菌一起放入盆内,充分拌匀(根瘤菌剂与种子的比例为1:10),稍晾干后即可播种。 2、选地播种。要选择排灌方便的土地种植,一般在10月上中旬,即水稻收割前15-20天播种较适宜,亩播种量1.25-1.5公斤。 3、田间管理。①播种时田地要保持湿润,切忌渍水沤坏种子,但过干也要灌水湿润。冬旱时灌“跑马水”保持土面湿润,春暖后注意排水。②收割时尽量减少机械损伤,并高留禾头20厘米以上遮荫。③追肥。第一次追肥在割禾前4-5天趁田土湿润时,亩用复合肥5-7.5公斤撒施;第二次在“冬至”前用草木灰,混合土杂肥亩用8-10担,结合雨后撒施作越冬肥。三、紫云英的摧枯与免耕为了把紫云英生产应用于免耕技术中,可以直接大面积发展种植的冬种紫云英,进行摧枯,经沤制后进行抛秧,也同样达到了免耕的目的。 1、摧枯技术要点。离早稻抛秧10天前选择无雨天气,并排干紫云英田间积水(亩产鲜紫云英1000公斤以上)。使用灭生性除草剂(农达400克/亩或克无踪300克/亩)兑水80公斤均匀喷施紫云英,并保持田间无积水状态,3天后灌满水进行沤制,5-7天后达到全面腐烂即可以抛秧。抛秧前排干田水或让其自然落干,均匀施下面层肥碳铵15公斤/亩,磷粉20公斤/亩,平整田面。 2、免耕抛秧。紫云英摧枯10天后,此时即可抛秧,抛秧时适时高抛(离田面3米左右),抛后田灌浅水层,要经常检查避免漏水晒苗,抛后7天可实现85%的立苗,此时要进行第一次追肥和除草,然后按常规抛秧栽培管理即可。编辑本段紫云英种子丸衣化种植技术1.技术简介绿肥是补充土壤养分、培肥土壤、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耕地用养失调,耕地质量下降,退化现象日趋严重。大力推广绿肥高产优质种植技术,能够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有机质数量和质量,更新土壤腐殖质,增加养分的有效性,改良土壤,提高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增强土壤酶活性,改善作物生长发育的条件。选育高产优质的紫云英品种,对种子进行丸衣化处理,把紫云英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进行合理配方,通过黏着剂包裹在种子表面,经机械造粒形成以肥料为丸衣的加大型种子,加大种子体积和重量,解决稻肥共生播种困难、发芽出苗率低的问题。从而降低了播种量,亩节省种子用量60%左右,科学配比丸衣养分原料,促进绿肥高产优质。 2.技术要点紫云英丸衣种子中丸衣原料占2/3,纯种子占1/3,丸衣种子成品颗粒直径3~5毫米,每千克丸衣种子约11万颗,每颗丸衣种子含紫云英纯种子2~4粒。(1)种子处理将当年收获的紫云英良种进行认真的晒种、选种、除蜡。(2)造粒将经过处理的种子放人造粒盘内,开动球底圆盘造粒机,边转动边利用高压喷雾器喷洒黏着剂。当种子表面湿润时,加入缓冲剂完全黏结成颗粒,见不到散粒时再加入肥料。加入肥料时,同样要边转动造粒机边喷洒黏着剂,直到丸衣种子完全形成。(3)干燥利用80×800型滚筒式烘干设备系统,烘干温度应控制在60~70℃,时间以15分钟为宜。(4)过筛将极少部分散粒丸衣筛下重新造粒。(5)包装对成品丸衣种子进行包装封口。(6)种植紫云英种子丸衣化把高产栽培技术融为一体,是冬绿肥综合丰产技术的集约化,包括了选种(清除菌核)、晒种、种子云蜡(提高种子发芽率),拌肥(磷肥、钼肥、硼肥)等,简化了操作。丸衣化种子亩播量3千克左右,减少播量50%左右,增产鲜草10%以上,减少成本,提高鲜草含氮量。二、红花草什么时间种植红花草能耐热,也耐寒,在正常的四季气候、温度、湿度条件下,红花草更适合秋播,也就是在9、10月份左右进行播种,此时播种最合适1.红花草简介红花草是属于苋科莲子草属的一种多年生植物,在它花冠上会盛开着一个蝴蝶型的花序,多见白紫相间色,十分娇小玲珑。红花草外形优美,嫩绿的叶子,一簇簇的花朵,成片地盛开在高山原野中,吸引着许多蝴蝶蜜蜂再其周围翩翩起舞,远远的看上一眼便觉得耀眼,让人忍不住地驻足欣赏。2.红花草饲用价值除此之外,红花草被广泛大量地用作牲畜的草料,一般将其植株的茎叶和花朵用来喂食,剩下的根部则保留下来,作为土壤肥料,以供主作物发育、生长。红花草的成活率高、开花结果率也高,一年甚至可以收割3-4次。3.红花草播种时间有经验的花农一般都会选择在秋季9月份左右进行播种,如果播种地过早,稻田就会因为缺营养,导致红花草难以成活甚至结果率低,存活下来的幼苗则由于营养过剩而生长缓慢,植株弱小;如果播种地太晚,则会难以跨过漫长严寒的冬季,受到冷冻的影响,幼苗大多会直接死亡,所以这个播种时间一定要把握好。4、红花草的种植管理红花草一般是通过播种的方式进行种植的,而选择在9月~10月进行为,过早或者过晚都不宜,会影响到红花草小苗的生长,而温度、光照、水分等条件需要给予充足的保障。三、红花草在江淮地区什么时间种植一、播种前的准备1、选地、整地:选用排水良好而又具备灌溉条件的田块种植。在播种前,田块开好围沟、腰沟、畦沟,确保沟与沟相通,排水顺畅。2、红花草播种时和萌发后保持土壤湿润,切忌积水超过24小时以上。水稻收获前10天保持土壤干爽,防止烂田收割,踏坏红花幼苗。3、种子处理:①晒种。在播种前1-2天将红花籽在阳光下暴晒半天到一天,以提高种子的活力。②擦种。将种子和细沙按照2:1的比例拌匀后装在编织袋中搓揉将红花种皮表面蜡质层擦去,以提高发芽率,但避免擦伤种子。二、播种亩施磷肥20公斤作基肥,施后播种。适当早播,一般在9月下旬至10月初播种为宜。亩播种量1.5-2公斤,撒播。三、施肥除了磷肥作基肥外,如果稻田土壤肥力偏低,还可适当追施提苗肥。在红花草第一片真叶期亩施尿素1-2公斤、钾肥3-5公斤。喷施1-2次硼肥和钼酸铵溶液,可明显增加红花鲜草产量。四、保苗。水稻收获后,进行稻草覆盖、抗旱、防渍、防冻等措施保苗。如收割后干旱,红花草出现紫红色弱苗,应迅速灌跑马水,并追施磷肥。五、主要病虫害防治当发生菌核病、白粉病、轮纹斑病等病害时,用农药“多菌灵”或“托布津”喷雾防治。当田间发生蚜虫、蓟马、潜叶蝇等虫害时,用抗蚜威、乐果、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防治。四、红花草什么时候种植(红花种植方法与时间)红花又叫草红花,是菊科植物,以花入药,适应性强,栽培容易,山西省各地均有栽培。(一)逸地整地红花前作以小麦为好。选择高燥向阳排水良好的地块,每亩施堆肥2500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翻15厘米~20厘米深,整平耙细。(二)繁殖方法红花用种子繁殖。早春清明前后(墒情差时,可先用水浇一次),在整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4厘米~30厘米挖穴,穴深3厘米,将饱满无病虫害的种子放水温水中(50℃)浸泡10-15分钟后取出。稍晾后,每穴放入3-5粒。覆土3厘米,稍压实。每亩用种2,5公斤。播种时间宜早不宜晚,早,则出苗齐、开花早病虫害少,晚,则长势弱,病虫害严重。因此生产上,于早春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地面,可提高地温提早出苗。(三)田间管理1·间苗松土:待苗长到9厘米~12厘米时,要锻草松土,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小适中的苗,每穴留一株,其余的拔掉。苗高30厘米时,结合锄草往根部培土,以防开花时倒伏。2.排灌与施肥:在出节前和现背期,要保持土壤湿润。雨季及时排水,幼苗期少施肥,否则造成徒长影响通风透光,发生病虫害。在现蕾开花期要结合浇水施人粪尿,每亩1500公斤~2000公斤,或硫钱5公斤。3,打顶:苗高15厘米-18厘米时,将顶芽打去,促使多分枝,增加花薹数。4·病虫害防治:(1)炭疽病:5-月严重,为害茎、枝、叶。防治方法:选良种,选高燥地种植并加强管理。发病初期用1:1:100波尔多液或65%可湿性退菌特500倍液7-10天喷一次,连续2~3次。(2)锈病:发生多在叶中。秋季收获后,将致病枝叶集中烧毁。发病期喷50%二硝散2000倍液或敌锈钠200倍液7-10天1次,连续2-3次。(3)蚜虫,发生时用40%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四)采收加工7-8月份当花由黄色变桔红色还未变成红色时采收为好。采摘要在早晨露水稍干后进行。烈日和雨天不宜采摘。收获的红花忌曝晒,否则红色要退去,影响质量。晾晒时应摊在通风阴凉处,晾干即可。红花采摘10-15天后,种子即成熟,种子是极好的食用油料,应及时收获,并晒干备用。五、飞廉的栽培技术要点2.1品种选择选择产量高的红花草品种,如江西大叶籽等。2.2种子处理2.2.1一般性处理一般在晚稻收割前半月播种。播前要抢晴天晒种1-2天,以利于种子发芽整齐。播种前还要用10%的食盐水选种,捞去上浮的秕粒、菌核和杂质,然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并要进行擦种,即每10公斤种子掺细砂2公斤,擦破种皮上的蜡质,有利于种子吸水发芽。2.2.2巧用肥水浸种经过上述处理的种子,再放入肥水内浸种,肥水的配制是:人尿15公斤、磷酸二氢钾100克、钼酸铵50克、水35公斤。把红花草种子放入肥水里浸5—6小时,捞出沥干播种,有利于种子发芽、苗齐、苗壮,增强抗逆性。浸种的肥水要现配现用,肥水用量以淹没种子为度。2.2.3巧用菌肥接种红花草种子播前用菌肥接种,有利于早形成根瘤,早发挥固氮作用,对绿肥高产有很大作用,特别是没种过或长时间没种过绿肥的田块,增产效果更为明显。方法是将2~2.5公斤(每亩播种量)的种子与用120克根瘤菌肥,加泥浆拌和均匀,使每粒种子都能沾到菌肥,最后再拌钙镁磷肥15公斤播种。2.3水分管理冬绿肥喜湿润,但不耐涝。不论苗期还是生长期,过多的水分不利于绿肥根系的生长,并易诱发多种病害,特别是在湿度较大的水稻田栽培,更忌田间渍水。因此,种绿肥的稻田,在播种前均要开好“十”字沟或“井”字沟以及田边的围沟,达到沟沟相通,排灌自如。播种后遇干旱天气,要灌1次跑马水,保持田间湿润,既可满足种子对水分的需要,也能满足晚稻后期对水、气的要求,有利于灌浆结实。晚稻收割后,及时清沟,保证排灌方便。2.4合理施肥为增强抗寒能力,减轻冻害,一般在12月上中旬,每亩施过磷酸钙15-20公斤。2.5翻压2.5.1翻压时间一般应根据下茬农作物的种植时间来确定,翻压绿肥后,要有足够的整理土地的时间,使后茬作物能适时播种。红花草以盛花期,即早稻插秧前10~15天左右翻耕比较适宜。2.5.2翻压数量在一定范围内,绿肥翻压数量增加,培肥地力的效果也逐渐提高。但绿肥翻压的数量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般红花草亩产鲜草1000-1500千克。2.5.3翻压技术基本要求是绿肥翻入土层,要做到压严、压实。一般深度掌握在耕层范围内。翻耕后,应尽快耙地和镇压,加快绿肥腐解速度,提高绿肥肥效。 收藏(0)